座右铭是一种训诫文字。 它源于《文选·崔瑗〈座右铭〉》,书中说东汉时有一叫崔瑗的人,其兄崔璋被人杀害,崔瑗持刀杀了那个仇人,逃离家乡,不久,“蒙赦而去”,他就写了一篇铭文,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,以此自戒。“故曰座右铭”。 后来,有人则把自己信奉的道德信条书写下来,放置在自己座位或案头的右边,也有贴在墙上器物上,用来时时对照自己,经常督促自己,作为激励自己发奋进取的力量源泉和奋斗目标。 古今中外,许许多多、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,都有自己的座右铭。他们之所以能够执着追求、取得辉煌成就,跟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、努力践行自己的座右铭分不开。 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,履行党员义务,执行党的决定,严守党的纪律,保守党的秘密,对党忠诚,积极工作,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,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,永不叛党。”这些文字对于每名共产党员来讲,不仅仅是一段入党誓词,更是一种精神信仰。 信仰是什么?哲学家告诉我们,“信仰是唯一不凭靠面包而存在的指引人奋然前行的力量。”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,一个失去信仰的政党是一个必亡的政党,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一个可怜的人。我们共产党员,信仰的是共产主义,向往的是大同世界,追求的是富裕文明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,是我们前进的方向、奋斗的动力和先进的保证。一名合格的党员,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。信仰是精神支柱,模糊不得;信仰是奋斗目标,缺失不得;信仰是行动纲领,动摇不得。 《入党誓词》虽然只有短短80字,但却浓缩着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,是共产党员对党的庄严承诺,更是对自己确立的人生信仰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为解放全中国随时准备奉献甚至牺牲。在和平建设年代,虽然不需要每个共产党员都去披荆斩棘、舍生忘死,但同样需要每个党员始终铭记信仰,时刻以《入党誓词》为精神引领,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。 然而,现实生活中,在某些党员身上,入党时的激情早已消退,把《入党誓词》丢到九霄云外,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,甚至背弃誓言、背离信仰,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,但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已十分缥缈和遥远。面对安逸美好的生活,还有灯红酒绿的迷惑,能否忠于《入党誓词》、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,这个考验并不亚于当年革命先烈面对老虎凳和辣椒水。 把《入党誓词》作为座右铭,可以激励每个共产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,牢记入党誓言,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。 把《入党誓词》作为座右铭,共产党员可以时常回头看看自己一路走来,有哪些脚印走歪了,及时纠偏板正;注意汲取“溺水者”、“摔跤者”的教训,以免重蹈覆辙;抬起头来向优秀党员看齐,向先进典型学习,真正思想上、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、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。 把《入党誓词》作为座右铭,共产党员要不断警醒自己不忘入党初心,一是要时时重温。像每天必须要洗脸刷牙吃饭呼吸一样,每天都要默诵《入党誓词》,反复领悟《入党誓词》,熟知熟记每一句、每一字,牢记职责使命,真正让党性信仰融入灵魂、烙印心底。二是要时时对照。要紧扣《入党誓词》要求,在内心深处时时反思反省,那些做得好、哪些还没做到、哪些准备怎么做等等,经常性地自警自律,时刻告诫自己,决不能把自己混同一般群众,决不能降低对自己的要求,更不能做有悖于《入党誓词》的言行,做到每日三省吾心吾行。三是要时时践行。把《入党誓词》作为自己生活工作的行动指南,胸怀全局,结合实际,力所能及的践行落实好。特别是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每个共产党员要以这次学习教育为契机,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党规,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切实纠正和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意识淡化、宗旨观念淡薄、精神不振等问题,在为党为民服务的宏伟事业中积极作为、带头贡献,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党员、优秀党员,努力实现共产党人的自我净化、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。 |